•1895年以前:辐射防护专家-亚戈里可拉
发明风箱改善通风与过滤措施,加强了采矿的辐射防护。
•1895-1914:新发现得到应用、发现辐射确定性效应
1895年,伦琴发现X射线,并用X光给伦琴夫人拍了人类第1张X光片。
1896年,贝克勒尔发现放射性现象(核物理开端)
1898年,居里夫人相继发现钋Po和镭Ra
在后续运用中发现辐射的确定性效应,比如,镭在短距离内有危险,观察到的有害效应以皮肤伤害为主,且往往非常严重,甚至要截去手臂。再如,1896年,几位美国人利用射线实验时,发现染上皮炎、结膜炎、脱发情况等。
1896年后,开始有科学家提出过包括“时间、距离、屏蔽”三要素的防护建议:
(1)暴露时间尽可能短;
(2)不要让X光管靠近人体小于30cm;
(3)仔细在皮肤上涂擦凡士林并在会暴露的部位保留一层。
总的来说,对辐射造成的损伤认识不足,误用放射性,防护概念初步建立。从现在观点看,在1914年前,人们认为辐射必须要超过某一个阈值才能造成伤害。即当时认为辐射有且只有“确定性效应”。
•1915-1939年 初步制定辐射防护建议、探索剂量限值
1907年,丹麦要求X光使用者要有执照,到1930年出台管制使用X光的法律;
1913年,德国伦琴学会发表辐射防护建议,说明只要遵守该建议就能防止伤害和死亡。
1925年,伦敦第一届国际放射学大会,成立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(ICRU),ICRU建议用伦琴作为单位来度量X射线,单位为R;
1928年,斯德哥尔摩第二届国际放射学大会,成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(ICRP),ICRP建议X射线装置的防护措施及安全操作并借助屏蔽和遥控防护镭。
1934年,ICRP提出第一个剂量限值,0.2R/d(500mSv/a)
•1939-1949:辐射防护迈入核时代:防护范围扩大
1945年,原子弹爆炸幸存人群为辐射致癌效应研究提供了可靠数据。
1946年,美国辐射防护与测量委员会(NCRP)考虑到已有证据表明辐射会导致遗传伤害,建议最高许可剂量为0.1-0.05伦琴/天;
1949年, 英国、美国与加拿大专家举行第一届三国会议,讨论剂量限制化,第一次讨论公众的剂量限值;1953年统一就公众限值为1.5伦琴/年,并限制矿坑中氡暴露限度为100pCi/L;
•1950-1956:辐射对人类遗传效应受到重视
1950年,瑞典开始研究天然辐射剂量,提出人体γ辐射来源K-40;
1954年,核武器实验引发全球公众对放射性危害关注;美国与英国机构就辐射的危险度发布报告;
1955年,ICRP出版第一个出版物,提出“尽一切努力以减少各种暴露至最低的可能程度”;
1956年,瑞典研究住宅辐射,发现高γ辐射剂量率及高浓度氡;
1956年,ICRP建议最高许可剂量的10%为非职业照射的最高剂量;
1956年,UNSCEAR首次使用估计影响遗传年剂量(GSD),意味着防护原则开始偏离基于确定性效应及阈剂量的防护政策
•1957-1965:防护策略转向随机效应
1957年,出现“剂量负担”概念,评估未来年剂量。
1958年,ICRP发布第1号出版物,首次讨论了剂量阈值和线性无阈概念,并开始使用年剂量限值;
1965年,ICRP第9号出版物,由确定效应进入随机效应,区分正常操作及意外事故
•1966-1977:确定防护三原则
1966年,ICRP第8号出版物第一次汇总了躯干与遗传效应的危险度;
1960年代,肺癌的危险度与氡的问题被认定;
1977年,ICRP第26号出版物,确定了实践正当化、防护最优化以及个人剂量限值三原则
•1978-1986年:高放废物处置辐射防护原则出版与核事故应急防护
1980年,经合组织建议对核废物中的长半衰期核素的集体剂量进行评估;
1982年,UNSCEAR报告第一次对氡问题做了全面处理;
1983年,ICRP出版了高放废物处置辐射防护原则;
1986年,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,开始关注核事故应急,并开始建立食物干预行动水平
•1987-至今:辐射防护完整体系
1991年,ICRP 60号出版物提出了新的剂量限值定义,该建议书得到世界各国认可;
2003年,ICRP 103号出版物更新了辐射权重因子、组织权重因子和辐射危险度。
免责声明:带有本公司标识的图片未经授权转载,将追究法律责任;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,视频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咨询服务热线
400-699-8388